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2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管单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265/R
  • 国内刊号:11-5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胫骨远端前外侧L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胫骨前外侧L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03-2014-09采用前外侧入路L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22例,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骨折端的感染、骨不连、骨折的畸形、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均获得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后1例切口感染,经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后获愈,1例手术创面无法一期闭合,经二......

    作者:唐洪鸿;谢永渊;钟永茂;袁跃华 刊期: 2016- 06

  •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Sanders Ⅱ 、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2诊治2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1例,Ⅲ型8例,均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本组29例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跟骨Bohler角由术前平均(8.6±7.3)°恢复至末次随访时(2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2......

    作者:吴根发;陈超;王志峰;邱军荣;刘宝优 刊期: 2016- 06

  • 双侧全髋关节同期与分期置换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终末期髋关节疾患同期与分期行THA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4-12诊治的行双侧THA的髋关节疾患68例(136髋),其中同期行双侧THA26例(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42例(分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双侧肢长差异、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68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6(1~3)年.2组的手术时间......

    作者:朱成栋;乔高山;朱乐银;夏建忠;印文彩 刊期: 2016- 06

  •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紧缩与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紧缩与髌股韧带重建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5-2014-05诊治32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术前均未行手术治疗,常规测量Q角和CT片中TT-TG值.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和IKDC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8(13~30)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髌骨脱位复发,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为(94.23±8.......

    作者:王乾;齐尚锋 刊期: 2016- 06

  • 膝表面置换术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和骨性膝关节炎的应用和比较

    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类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RA)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0A)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差异.方法自2010-01-2012-04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68例(84膝)膝关节疾患,按照疾病类型分为OA组和RA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HSS单项评分及总分等.结果术后68例(84膝)获得平均47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人工膝关节假体脱位.OA组手术时间......

    作者:王徐龙;李旭伟;龚铁军;钱军 刊期: 2016- 06

  •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后侧骨-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法,了解踝关节后侧骨-韧带结构损伤及不同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具成人新鲜小腿-足标本.通过DDL实验机垂直和扭转加载,并通过数字散斑相关法分析①正常状态、②切除小块后踝、③切除后踝和下胫腓联合韧带(SL)、④固定SL、⑤固定后踝、⑥同时固定SL和后踝后,踝关节内、外旋至4Nm时胫骨、腓骨和距骨的相对位移.构建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3D-FEM......

    作者:赵宏谋;李毅;梁晓军;俞光荣;杨云峰;张东升 刊期: 2016- 06

  • 联体解剖型钛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5-2014-09采用联体解剖型钛板内固定治疗21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联体解剖板组),与自2010-01-2013-04采用重建钢板治疗的32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重建板组)进行比较.结果联体解剖板组均获平均9.8(6~12)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60±12.5)min,术中出血量(150±37.5)ml......

    作者:许益文;郑勇;白祥军;石振;李彦武;游景扬;范江荣;张柘;焦志坚 刊期: 2016- 06

  • 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5-03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39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39例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P=0.001)、骨筋膜......

    作者:马炬雷;徐云钦;申屠刚;李强 刊期: 2016- 06

  • 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02-2013-02对356例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与否、关节面塌陷程度、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时机、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359例患者获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1年.共有内固定失败19例.骨折......

    作者:邬黎平;黄远翘;陈元庄;李宝丰;张宇;朱小华;马滚韶;莫华贵 刊期: 2016- 06

  • 断端重叠间断横向缝合修复跟腱马尾状撕裂型损伤

    目的探讨断端纵向重叠间断横向缝合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马尾状撕裂的疗效.方法自2010-06-2014-06诊治23例急性跟腱马尾状撕裂,术中均将马尾状断端梳理后纵向牵拉重叠,应用4号丝线横向间断缝合撕裂跟腱,使用可吸收线修复跟腱鞘膜.术后进行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42(38~55)min,术后1例发生伤口浅表坏死,未培养出......

    作者:张勇;朱明生;杨林;孟伟正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