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2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管单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265/R
- 国内刊号:11-5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在治疗髋臼骨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技术对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应用该技术对23例髋臼侧假体翻修患者及4例陈旧性髋臼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植骨,植骨块来源于深低温冰箱梯度降温后的冷冻干燥骨.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及X线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1年,Harris评分平均提高36分,无1例假体需要再次翻修,有3例在X线上出现髋臼侧透亮带.结论打压植骨技术可以有效治疗髋臼骨缺损,应注重对颗粒松质骨的制备......
作者:赵建宁;郭亭;周利武;曾晓峰;陆维举;施鑫;吴苏稼 刊期: 2006- 05
-
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颈椎减压术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81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伴后纵韧带明显压迫脊髓28例(A组),后纵韧带无脊髓压迫53例(B组).根据JOA评分分别比较两组行后纵韧带切除与漂浮术后症状的改善率.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A组中行后纵韧带切除或漂浮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5%和66%;B组分别为74%和72%.行后纵韧带切除者中术后症状一过......
作者:何洪波;李康华;胡建中;张宏其;雷光华;王锡阳 刊期: 2006- 05
-
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的制备与理化性能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钙/骨基质明胶生物活性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能.方法分别制备硫酸钙、骨基质明胶颗粒,按1∶1、2∶1、3∶1、1∶0不同质量比例制备复合人工骨.经扫描电镜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及体外降解试验,研究不同配比复合人工骨的结构特征、力学强度及降解速率.结果硫酸钙与骨基质明胶呈均匀混合分布,材料内见较多孔径为100~500um的微孔结构,孔隙间相互交通,随着骨粒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增大.质......
作者:陈建民;金大地;瞿东滨;张忠民;张海兵 刊期: 2006- 05
-
九十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9月~2004年3月我院骨科治疗9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75例,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手术治疗49例,非手术治疗26例;有67例(89.3%)存在一种以上的并存症.术前应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尽力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护理.结果本组75例病人中,术中休克1例,无术中死亡,所有手术病人切口无感染.手术治疗组1年内死亡8例......
作者:郝振海;周东生;张进禄 刊期: 2006- 05
-
软组织平衡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和探讨全髋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方法以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6月~2003年12月年收治的12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术前软组织挛缩、肌力的评估、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及术后肌力的康复锻炼.结果临床结果显示1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4.8分增加到平均74.5分,全髋置换术后经积极康复训练软组织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的平衡同膝......
作者:党洪胜;王平年;陈文 刊期: 2006- 05
-
大龄中、高位先天性髋脱位全髋置换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大龄中、高位先天性髋脱位的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2月,对21例27髋大龄中、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假臼骨性关节炎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女20例,单侧15例,双侧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髂腰肌和/或部分内收肌群切断加股骨髁上骨牵引15~45d,平均30d,所有病人均于真臼位置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无1例感染,1例术后1年髋臼松动植骨块部分吸收,行翻修......
作者:赵德伟;刘宇鹏;崔旭 刊期: 2006- 05
-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处理(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理的外科治疗策略,提出前路复位,如成功则行前路植骨内固定术;如前路复位失败,则后路复位固定,再行前路植骨融合的处理策略,并评价上述两种方法的治疗价值.方法2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前路良好复位,行植骨内固定15例;前路不能良好复位,行后路复位,继而前路植骨内固定6例.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Frankel法评估.结果下颈椎骨折脱位全部获得90%以上复位,术后3.5个......
作者:王长峰;贾连顺;胡玉华;钱金用 刊期: 2006- 05
-
颈椎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与椎间孔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颈椎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与椎间孔大小变化的关系.方法计算机辅助模拟测量15具国人颈椎解剖标本的C4、5,C5、6,C6、7椎间孔的面积及在椎间隙狭窄1、2、3mm时椎间孔面积的变化.结果在椎间隙变窄1、2、3mm时,椎间孔的面积分别减少20%~30%、30%~40%、35%~45%.结论不同程度的椎间隙变窄导致的椎间孔面积的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椎间孔的大小直接与椎间隙的高度有关,椎间......
作者:王冉东;王岩;温树正 刊期: 2006- 05
-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失效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总结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预防提供临床资料,从而避免或减少其失效的发生.方法对190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类型、治疗方式、失效时间等综合分析该群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好发年龄以20~50岁为主,平均27.5岁.好发部位以股骨中下1/3为主,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失效时间大多在术后3~6个月.失效类型以钢板、髓内针弯曲、折断及松动为......
作者:明立功;明立德;明立山;明立阳;刘建军;杨崇;乔玉;冯欢欢 刊期: 2006- 05
-
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折部位及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骨折部位及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与神经损伤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7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及CT测出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与神经损伤及其预后进行分析评定.结果神经损伤组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53%)明显高于无神经损伤组(≤37%);在有神经损伤情况下骨折部位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依次为:胸腰段(45%)<腰段(60%);按ASIA神经功能分级法评定神经损伤程度与椎管内骨块占位程度无......
作者:刘建斌;李春龙;韩雪松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体外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 一期后路开窗环形减压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 3 下胫腓关节弹性钩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 4 Wiltse入路有限减压与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 5 自体阔筋膜条移植替代手部屈肌腱临床应用16例
- 6 肩锁关节脱位术后X线改变与肩关节功能的回顾性分析
- 7 股骨下段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术后膝关节屈伸受限的原因分析
- 8 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
- 9 前后入路治疗Pipkin骨折
- 10 锁骨远端锁定钢板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 11 改良髋关节后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66例
- 12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 13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375例报告)
- 14 2.4mm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中的应用
- 15 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 16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重度移位儿童桡骨颈骨折
- 17 急性颈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 18 股骨质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之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19 PDLLA膜在股四头肌成形术中的应用
- 20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皮瓣在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