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2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管单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265/R
  • 国内刊号:11-5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年第4期文章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并中心性脱位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临床结果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5例,满意复位9例.髋关节功能采用Matta改良的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4例,可3例,......

    作者:李强;刘国辉;杨述华;熊家伟;米博斌 刊期: 2013- 04

  • 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与影像学特点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中医证型与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自2008年7月~2011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关节病专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532例进行双髋关节正、蛙位X线片和MRI检查,提取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分析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气滞血瘀型多见于创伤性患者,X线表现主要以“股骨头内硬化带不明显,头内密度不均”为特点(P<0.01);肾虚血瘀型多见于激素性......

    作者:魏秋实;何伟;邓伟民;张庆文;方斌;陈镇秋;陈小勇 刊期: 2013- 04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的疗效.方法应用ReviewManager5.1.4.0统计分析软件对采用THA与HA治疗老年移位型DFNF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共1059例DFNF.THA与HA比较,术后4年内THA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HA(P=0.03);术后5年内翻修率......

    作者:王晓凯;王可良;张志成;周猛;胡力丰 刊期: 2013- 04

  • 经后外入路距骨颈螺钉置入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目的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经后外入路距骨颈螺钉置入,评价经距骨颈进钉通道内边界的形态特点.方法采集30例成人足踝(36个距骨)的16排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软件重建距骨三维模型,采用轴位透视法手动模拟由后外入路经距骨颈置入螺钉.螺钉均由距骨后外侧固定点置入,到达距骨头颈60%以上的边界深度.循距骨颈内、外侧内边界分别置入内、外侧螺钉各1枚,循大于80%头颈深度置入长螺钉1枚.利用软......

    作者:陈林;郭良泽;毛华晋;杨操;龚权 刊期: 2013- 04

  • 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幼儿股骨干斜形骨折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9年5月~2011年7月,采用PDSⅡ可吸收线多处环扎内固定治疗幼儿股骨干斜形骨折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均为股骨干斜形骨折,斜面长度≥5cm.闭合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6d.1.2手术方法本组均行静脉全麻,取大腿外侧切口,于肌间隔分离股外侧肌,显露骨折端,清理骨折断端间血凝块和软......

    作者:方钧;郑季南;陈敏葵 刊期: 2013- 04

  • 混合型髋臼撞击综合征伴髋臼缘后外侧游离体一例及文献回顾

    Ganz等[1]首次提出了髋臼撞击综合征(FAI),认为FAI是由髋关节形态异常引起,根据其解剖异常分为凸轮型和钳夹型.但很多情况下是两种类型同时存在,即混合型[2].FAI常由于髋关节局部解剖学异常而引起运动时髋臼边缘与股骨近端的反复摩擦撞击,进而导致髋关节软骨损伤,发生软骨剥离,终使关节盂唇逐渐受损,甚至从髋臼边缘撕裂或剥离[3].骨骺异常延伸常见于股骨头颈连接处的前外象限,关节孟唇和软骨撞击......

    作者:陈金伟;俞银贤;马金忠 刊期: 2013- 04

  • 改良切口治疗足舟骨体部骨折

    对于移位的足舟骨体部骨折,建议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或)外固定.通常采用背内侧或背外侧入路,但切口比较小时,往往难以兼顾两端.笔者自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对原有的手术入路加以改良后治疗足舟骨体部骨折6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执扬;任龙喜 刊期: 2013- 04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合并谵妄研究进展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谵妄又称急性意识障碍,是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基础上注意、记忆、定向、知觉、精神运动性行为和睡眠障碍,具有波动性和症状多样性[1],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2].国内学者纪泉等[3]报道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5.8%,而国外学者Bruce等[4]则报导其发生率高达51%.同时,围手术期并发谵妄不但延长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臧砚超 刊期: 2013- 04

  • 创伤评分的研究进展

    创伤评分是将生理指标、解剖指数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用计算机计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选择各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总称.20世纪50年代由De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1],至7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创伤评分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靠依据,提高了医师对患者伤情的判断能力、救治质量和预测存活可能性的准确率.现对创伤评分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小微 刊期: 2013- 04

  • 玻璃化冻存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存活率及代谢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理想的关节软骨细胞低温保存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玻璃化冻存法、程序性降温法及梯度降温法对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低温保存,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及阿尔新蓝染色等方法了解复苏后软骨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及生物活性.结果采用玻璃化冻存法保存的软骨细胞存活率为(86.57±1.67)%,明显高于传统的程序性降温法及梯度降温法;玻璃化冻存对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能力有一定影响,但与新鲜未冷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作者:范学敏;李鹏翠;丁娟;卫小春 刊期: 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