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2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管单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265/R
  • 国内刊号:11-5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65岁以上且获得2~6年随访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62例;年龄65~82岁,平均74.3岁.保留椎板上1/3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共58例;多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术45例;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13例.结果随访2~6年,平均3年11个月.JOA评分从术前......

    作者:唐礼明;芦健民;朱中蛟;赵德伟 刊期: 2009- 01

  •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颈椎外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评价采用一期前后联合人路手术治疗复杂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复杂颈椎外伤31例,其中严重颈椎骨折脱位15例,多节段颈椎病合并外伤11例,颈椎先天性畸形合并外伤5例.术前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B级5例,C~D级26例.结果31例全部采取一期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后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B级2例,C级3例,D~E级26例.......

    作者:刘志荣;金晓均;龚清;侯振海;郑隆宝;叶虹;黄宏前 刊期: 2009- 01

  • 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分别应用双钢板、胫骨远端内侧解剖板、胫骨远端外侧解剖板固定骨折,对模型施以500N的垂直轴向载荷,计算固定后骨折块间及钢板的大位移,并将加载下的骨应力分布同正常胫骨加载下的应力分布进行比较.结果3种固定中......

    作者:林斌;姚小涛;张美超 刊期: 2009- 01

  •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的初步评估

    目的评估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的可信度(Interobserverreliability)和可重复性(Intraobserverreproducibility),及其对胸腰椎损伤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48例,均行胸腰椎X线、CT、MRI检查,根据TLICS系统进行评定,3个月后进行再次评估.使用Cohen加权Kappa系数(Un......

    作者:张志成;孙天胜;李放;刘智;关凯;任大江 刊期: 2009- 01

  •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间盘影像改变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椎间盘影像的改变,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爆裂骨折与椎间盘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处理受损椎间盘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资料,根据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方法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结合其受伤椎体邻近椎间盘的Oner椎间盘损伤分级,收集数据后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Atlas分类A型骨折中,所有受累下位椎间盘损伤级别为2型而其相应的上位椎间盘损伤级......

    作者:赵小丹;刘浩;王小兵;龚民 刊期: 2009- 01

  • 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评价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下腰椎不稳分为两组,前路手术组11例,后路手术组34例,分别行前路或后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随访分析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测量和比较手术前后病人ODI、VAS和椎体间高度、角度.结果患者获平均15个月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失血量180ml,疗效优良率为90.9%,椎问融合率100%......

    作者:曹正霖;陈逊文;吴增晖 刊期: 2009- 01

  • 三种后路寰枢椎融合术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离体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比较3种后路寰枢椎融合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将8具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C1~4)置于1.5Nm载荷下,测量C1、2关节的三维运动范围(ROM).每具标本依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结合Gallie内固定术、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内固定术、双侧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顺序实施固定,每次固定后测量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包含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的内固定组......

    作者:郭翔;倪斌;李松凯;王明飞;周凤金;王健 刊期: 2009- 01

  • 颈椎U型螺钉系统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椎u型螺钉系统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颈椎U型系统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8例,根据骨折脱位与神经损伤的不同情况进行减压复位、U型螺钉系统固定并行植骨融合.结果术中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第2天在颈围保护下坐起.18例均获随访,椎体复位,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术后3~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11例伴颈髓神经损伤者按ASIA分级分别提高了1~......

    作者:王春;刘成招;刘清平;林锦;林永绥;张峰 刊期: 2009- 01

  • 钢板桥接固定与加压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重建钢板桥接固定和加压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要点.方法根据生物学固定的理念对21例锁骨骨折采用间接复位、重建钢板桥接固定.以骨折类型及性别、年龄等因素作为配对条件选择加压固定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治疗过程和后期恢复方面的区别.结果桥接固定组1例由于早期过度活动发生骨折部分移位,在限制肩关节活动后骨折迅速愈合.比较研究表明桥接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后24......

    作者:孙文建;杨文贵;魏建军 刊期: 2009- 01

  • 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伴发育不全的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伴发育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16例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伴发育不全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对肘关节功能进行手术前及术后评价.结果16例获得随访,时问1~5年(平均3年),根据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临床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于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伴发育不全,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作君;牛素玲;朱文潇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