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解放军第175医院共同主办、175医院承办的国家一类学术期刊。本刊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内容丰富,适合于高、中、初级科医生与外科医生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265/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福建省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9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管单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265/R
- 国内刊号:11-52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36例,使用长尾椎弓根固定系统,在骨折节段相邻椎体椎弓根电视透视定位后,皮肤处作4个长约1.5cm纵形切口,电视透视监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置棒,手法复位后,锁紧螺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60ml.术中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胸腰椎......
作者:蔺福辉;易小波;任志宏;曹国庆;王洪 刊期: 2008- 04
-
椎间盘镜下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术前JOA评分为0~13分,平均8.1分.在全身麻醉下取颈前偏右侧横切口,通过枢法模METRX椎间盘镜,行椎间盘切除减压,植入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或异种骨,同时行颈前路钛钢板固定.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植骨块滑动和内固定松动,椎问植骨全部融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时JOA评......
作者:康两期;董国顺;陈卫;丁真奇;练克俭;郭林新;洪加源 刊期: 2008- 04
-
MIPPO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置人钢板(MIPPO)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PO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远端骨折13例,对有关节内骨折可仅切开关节部直视下复位,部分需要拉力螺钉固定,使关节面解剖复位;而对殷骨髁上骨折则应用MIPP0技术行间接复位,LISS钢板固定.结果13例骨折均一期愈合.按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优9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MIPPO技术是治疗高龄股骨远端骨折......
作者:蔡晓冰;佟大可;纪方;张秋林;王秋根;汪滋民;唐昊;曹磊 刊期: 2008- 04
-
多系统指标评估腰椎管狭窄手术疗效
目的通过多系统指标评估了解腰椎管减压对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68例,用Roland-Mor-ris评分评估术后生活质量,Prolo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劳动力状况,White评分系统评分评估术后腰椎稳定性.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下腰痛明显降低,劳动力得到恢复,优良率85%;术后腰椎不稳5%.结论腰椎管狭窄行手术减压是安全有效的,保留上下关节突和峡部以保证腰椎后部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术前......
作者:谢威;江淮;黄俊;左传宏;邵松;吕建军 刊期: 2008- 04
-
非融合棘突间撑开器治疗腰椎早期退变性腰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非融合棘突间撑开器(IPD)及腰椎L4、5节段有限元模型,对撑开器植入前后力学环境进行研究.方法腰椎行CT扫描,根据CT生成实体模型,与撑开器模型一起导入PATRAN生成有限元模型,施加中立位及后伸负荷分析椎间盘受力.结果中立位负荷时IPD受力小;后伸时IPD可分担椎间盘负荷,但L5椎弓根负荷增大.结论基于CT及CAD可建立非融合棘突问撑开器及腰椎的有限元模型,棘突间撵开器可分担后伸时椎间......
作者:姚庆强;王黎明;蒋纯志;桂鉴超;徐燕;殷信道;姜闻博 刊期: 2008- 04
-
单节段黄韧带骨化引起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对黄韧带骨化性病变引起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8例黄韧带骨化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管狭窄并进行了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10.3±4.1)分,恢复到术后平均(22.3±5.8)分,恢复率为(63.8±22.4)%,未见神经功能恶化及腰椎不稳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保留腰椎板上1/3椎管减压术是一种治疗黄......
作者:唐礼明;芦健民;王本杰;赵德伟 刊期: 2008- 04
-
前后椎间隙比判断腰椎不稳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位摄X线片前后椎间隙比判断腰椎不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后椎间隙比法对经传统方法诊断为腰椎不稳(18例)和无腰椎不稳患者(18例)的动力位X线片张口状改变角度进行测量.结果腰椎不稳病例中有16例阳性,2例阴性;正常者中有3例阳性,15例阴性.结论前后椎间隙测量比方法可用于腰椎节段不稳的判断.......
作者:谢幼专;侯筱魁;朱振安;张蒲;史定伟 刊期: 2008- 04
-
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16例16间隙,其中L1、21例,L4、510例,LS15例.所有患者均辅以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0.06±14.42)分,术后第3天(17.63±6.89)分(P<0.01),术后3个月(10.75±4.68)......
作者:李春海;叶伟;黄东生;苏培强;梁安靖;彭焰;刘尚礼 刊期: 2008- 04
-
胸腰椎骨折稳定性评分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的X线片、CT、MRI表现的研究,得出判断骨折稳定性的评分标准,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基于三柱理论结合胸腰椎骨折分类方法,对60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CT、MRI片分别进行评价记分,然后分别以改良的De-nis脊柱骨折稳定性判断标准结合AO骨折分类方法和McAfee胸腰椎骨折分类法及其稳定性划分为标准进行检验,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receiverop......
作者:于宏伟;王文波;王玉学 刊期: 2008- 04
-
骶骨螺钉四种固定方式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骶骨螺钉四种不同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取6具完整10%甲醛液浸泡固定的湿润成人脊柱标本(LsS1),两侧分别采用螺钉经椎弓根椎体间内固定(PTSF)法、前内骶岬法和经前内单、双边皮质固定四种骶骨固定技术.通过模拟生理应力进行疲劳试验,测定固定刚度变化和抗拔出力.根据骶骨的CT片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骶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PTSF法固定组螺钉大扭矩为(3.32±0.......
作者:郑良孝;聂林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Dynesys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比较研究
- 2 微创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3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
- 4 经双皮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前臂旋后功能障碍
- 5 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固定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
- 6 PFNA附加钛缆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8 骨片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18例
- 9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
- 10 地震伤截肢患者残端痛性神经瘤防治研究
- 11 髁间窝宽度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 12 利用膜技术和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3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 14 单侧穿刺PVP骨水泥纵向多平面分布特点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 15 克氏针阻挡技术治疗Mallet骨折
- 16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 17 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
- 18 AO斜T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 19 颈椎病术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 20 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